发表时间:2016-11-30
在德国提出工业4.0之后,世界制造业强国纷纷提出了自己在制造业方面的崭新构想。2015年,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强调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了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化和智能化的重中之重。
发表时间:2016-11-30
国务院安委办日前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指出,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与建设施工单位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施工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等有关。
发表时间:2016-11-30
为了使我国在未来工业领域处于全领先地位,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目前,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已经完全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发表时间:2016-11-29
在工业4.0时代,工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势必也会越来越多。因为只有这样,工人才能适应工业4.0带来的工业机器人和其他先进技术成果所带来的影响。工人们必须要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和与时俱进的思路,他们得把具体的专业知识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如此一来,之前工厂的车间模式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表时间:2016-11-29
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被大肆宣扬,但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等等都不是什么新事物。这些技术不仅滋生了许多新问题,而且在经济实效上具有局限性。
发表时间:2016-11-28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聚焦智能制造,力图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在2015年,中国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导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变。全国各个省市企业纷纷响应号召,加入智能化转型大军。
发表时间:2016-11-28
近些年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智能化以及工业自动化等新兴的科学技术已经融入到了工业发展之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就目前中国智能制造的现状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如果放在一个更为宏观的场景里观察中国智能制造,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制约因素影响着它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6-11-28
“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作为各自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目前在正在召开的汉堡峰会上引起了中德之间的热烈讨论。它们两者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是否中国会以工业数字化为契机而蚕食德国工业的技术优势呢?让我们来探一探究竟吧。
发表时间:2016-11-28
曾经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衰落了吗?我们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连续多年对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进行研究,此前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表明:制造业将持续影响全球经济。从制造业对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对总体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等方面的影响力来看,强大的制造业将为全球经济繁荣创造一条清晰的路径。
发表时间:2016-11-25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机器人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支撑设备,发展潜力巨大。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国内机器人市场迅速升温,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但在市场一片红火的背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种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
发表时间:2016-11-25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机器人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支撑设备,发展潜力巨大。今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要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
发表时间:2016-11-25
近期,国内举行了多场关于智能制造的论坛及会议,总结了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特点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机会。这里,小编对部分公开资料做了整理,分享给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同僚们。
发表时间:2016-11-24
“工业4.0”将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制造时代,但这并不会导致整个工业体系一夜之间江山变色,智能制造其实就是一个“软性的过渡”,或者说这是一个面向“软性制造”的持续创新、演进过程。
发表时间:2016-11-23
伴随着“工业4.0”概念的普及,智能机器人、智能物流、智能服务等平台型智能硬件将成为商业生态圈新的入口,对各行业商业模式带来颠覆式的改变。那么,如何建设“工业4.0”才能收获最大的改革效果?
发表时间:2016-11-23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态势,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短板也不少,除了核心技术的缺失,人才储备的不足,目前已经开始凸显。